咨询热线 :

15952798730 / 0514-87232602
您现在的位置 : 首页 > 餐饮新闻
栏目快速导航

餐饮新闻 扬州美食 走向世界

我欲斟商爵 齐登福寿筵 ——梁章钜与扬州美食
发布时间:2024-06-26   浏览:705次

梁章钜(1775-1849),福建长乐人。活动于清乾嘉道年间。在文化界、美食界素享盛名。其原因并非曾任过江苏巡抚兼两江总督,而是博览群书,著书70多本,以文显名。尤以《浪迹丛谈》、《楹联丛话》著称于世。《浪迹丛谈》为笔记体文集。因熟悉轶事掌故,遍记其耳闻目睹之趣事、雅事,如数家珍,信笔而记,娓娓道来,保存了大量文史资料。《楹联丛话》收录数以千计的楹联及趣话,为楹联爱好者之必读书籍。

梁公“好为豪饮”、“好讲精馔”,象苏轼一样,自称“老饕”。其《浪迹丛谈》等记载了许多饮食烹饪资料。

1981年,国务院发出通知,要求重视古籍整理出版工作。贯彻这一精神,原商业部组织专人系统搜集饮食烹饪古籍。爬罗剔抉,刮垢磨光,从梁公四部笔记中精选30篇文章,结集付梓,书名《浪迹丛谈四种》,为数十册《中国烹饪古籍丛刊》之一。

梁公阅历丰富,慧眼识珠。《四种》涉猎禽畜水产、蔬果等烹饪原料,不但记载了燕窝、鱼翅、海参、熊掌等名贵菜肴的原料、产地、典故、采集、烹制方法,特色、禁忌,还记载了豆腐、面筋、白菜、菠菜等“寒俭之品”的烹制诀窍。研读《四种》,别具情趣,开卷有益。

梁公推崇扬州美食,其文《海参鱼翅》载:“近日淮扬富家觞客,无不用根者,谓之肉翅。扬州人最擅长此品,真有沉浸浓郁之概,可谓天下无双。”梁与扬州很有缘份,尤其致仕(退休)后多次来扬,品尝扬州美食。不仅讲究菜肴精致,还倡导品尝之氛围、环境、情趣。

人日挑菜。正月初七为人日,又称“人胜节”。时人挑取七种野菜作羹,宴请亲朋登高游乐。北宋苏东坡曾著《春贴子词·夫人阁四首》,其三曰:“扶桑初日映帘升,已觉铜瓶暖不冰。七种共挑人日菜,千枝先剪上元灯。” 新春伊始,晴和景明。人日挑菜,其乐融融。道光丁未(1847),梁公在扬宴请魏源(倡导“师夷长技以制夷”,《海国图志》作者)、吴让之(扬州著名书法家,真草隶篆无一不精)、罗茗春、黄右原,严保庸等。梁公德高望重,请柬一到,诸公焉有不到之理。梁公诗兴大发,吟曰:“元日至人日,无日不晴天。自是太平象,能无行乐便?清流宜冷集,陈册要新篇。莫笑寒庖俭,期传挑菜筵。”梁公效法袁枚,不受“君子远庖厨”之约束,曾作《厨子》,称“余家有陈东标者,颇能烹调,辄以此夸于众,众因戏呼之为‘天厨星’。”梁诗称陈为“寒庖”,实为谦辞。梁公选人日宴请扬州名流,还有一层深意。扬州饮馔丰侈,习以为常。南宋岳飞之孙、著名美食家岳珂在扬任淮东总领兼制置使,曾有“东来三府西陪京,二十四桥夸广陵。万椽红蜡槌画鼓,醒处传杯醉中舞。”“欢筵徒废管与弦,粥鼎相随朝复暮”的感慨。梁诗小序曰:“聊存示俭之私忱,或可衍竹西韵事也。”宋清两代美食家都认为需“示俭”,梁人日只作七菜,用心亦良苦也,似可为“竹西韵事”之延续。

画舫宴扬州船宴历史久远。《扬州画舫录》卷十一:“郡城画舫无灶,惟沙飞有之,故多以‘沙飞’代酒船。朱竹《虹桥》诗云:‘行到虹桥转深曲,绿杨如荠酒船来。’是也。”“游人赁以野食,乃上沙飞船。于是画舫在前,酒船在后,橹篙相应,放乎中流。传餐有声,炊烟渐上”,“左之右之,且前且却,谓之行庖。”这一组蒙太奇,清淡平和,景丽菜美,有声有色,动静相宜,充满诗情画意。船宴素以苏州闻名,近闻苏州拟将其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。有人认为船宴船点非苏州莫属。殊不知,梁公曾有《留别邗上诸同人,成七律一首索和》:“绿杨郭外草离离,蓝尾筵前画舫移。三宿浮屠犹有恋,一年寄庑可无诗?竹西名士趋吟席,城北横冈遍酒卮。此去浮家信烟水,春秋佳日最相思。”烟花三月,草长莺飞。置身画舫,舟移景换。品尝船宴,对酒联诗。寓情于景,思绪悠悠。

刻烛行令。刻烛始于南齐。要求烛燃一寸,诗成四韵。梁公在扬多次行酒令。其与扬州太守吴红生等饮运署中,赋诗:“颇忆停桡会,频成刻烛篇”。与扬州官员、名士、寺僧等一会拇战,一会刻烛,仗着“豪饮”,几日内居然连叠二十二韵,韵脚却始终保持“天、便、篇、筵”。似有卖弄才情之嫌,但也可见梁公国学功底深厚,洞悉诗中三昧,胸有成竹,以不变应万变,成为扬州诗坛佳话。梁公扬州叠韵佳句层出不穷,如“挥觞增意气,结束好朝天”、“我欲斟商爵,齐登福寿筵”、“跬步梅花岭,还应荐菊筵”等。

    三老会。《清稗类钞·饮食类》载:梁章钜为文达公(阮元)弟子,尝至扬谒之。时钱梅溪至。阮公于文选楼置宴,纵观钟鼎古器,极一时之盛。三人均古稀花甲之年,阮公喜曰:“似此三老一堂,而所摩挲者皆三代法物,人间此会,能有几回,不可无以记之也。”后朱兰坡、王子卿亦至。阮公欲作“五老会”,忽传英船炮轰镇江,鸦片战争的硝烟遮障了蓝天白云,五老雅兴顿失,梁遂携眷返乡,阮公移居南万柳堂,其他三老亦离散。

 

施志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