咨询热线 :

15952798730 / 0514-87232602
大师风采 更多 >

    王立喜先生是著名烹饪工艺家,特一级烹调师。中国烹饪大师,淮扬菜烹饪大师,高级技师,扬州市烹饪协会常务理事,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扬州三把刀·烹饪技艺传承人。他善于创新。编著《淮扬新潮菜》、《中国扬州菜》等书。参加第三届全国烹饪大赛,任扬州代表队副队长。扬州“四大名厨”之一,在全市乃至全省、全国餐饮界具有较高的威望。青年时代王立喜先生在菜根香饭店执厨。那时的菜根香是扬州名厨的摇蓝。他拜烹饪大师戴立芝先生为师。他刻苦钻研烹饪技艺,博采众家之长,技艺提高很快。江苏省商业专科学校(即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的前身)设立烹饪专业,闻王立喜大名,收其商调任教。     1978年,该专业与扬州商业技工学校合并,王立喜遂至商技校执教。     王立喜先生精通烹调技艺,炉、案、碟均佳。他操作干净利落,出手快,潇洒自如。1958年在扬州市烹饪大赛中,他制作的溜仔鸡,从宰杀、退毛、切配至溜炒装盘,总共才3分多钟,至今传为美谈。他制作的醋溜鳜鱼三次入油锅炸至酥透,三锅并用熬制糖醋汁,滋汁沸腾,色香味形俱臻上乘。长期以来在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、扬州煤炭烹饪技校、江苏省扬州商技校、全国党校烹饪培训中心任教。学子如云,颇得学生敬仰。     王立喜先生具有较高的烹饪理论水平和实践知识。七、八十年代,作为烹饪专家,他参与编纂了江苏省商业专科学校《扬州菜谱》、江苏省扬州商技校《扬州菜点教材选编一、二》。     2000年,任《淮扬新潮菜》分册副主编。     1993年,举行全国第三届烹饪大赛。市烹协,遴选德高望重的王立喜担任扬州烹饪代表队队长。他不负众望,创作了造型美观,色彩清丽的创新菜松鼠采玉萄。在这次比赛中,扬州代表队荣获团体金牌。     鉴于王立喜的高超技艺和在全省烹界的影响,1984年,他成为江苏省第一批特级厨师,荣获江苏省政府授予的证书。。省商业厅聘请他担任省一届烹饪大赛评委,二届大赛热菜评判组长。     1989年,应香港世界贸易中心会邀请,他随扬州厨师技术表演代表团赴港举办“扬州食品节”。王立喜制作了狮子头、乾隆鲍翅等。代表团受到港人好评。《人民日报·海外版》、香港《文汇报》等多家报纸介绍了扬州菜肴。     七十年代末,扬子石化开业,国务院领导来宁揭幕。扬子石化特邀王立喜主持宴会设计,指挥制作带大案。他带了一批扬州名厨赴宁,配以部分南京厨师,制作了精美的菜肴。省委、省政府、南京军区新老领导出席宴会,高度赞誉了扬州厨师。     1975年,冈比亚总统贾瓦拉来扬州访问。市政府调王立喜制作冷菜。他按淮扬清真菜格局排出菜单,并精心制作。这些冷菜受到外宾和中央、省陪同同志的赞扬。     七、八十年代,多次赴北京、西宁、齐齐哈尔、包头、济南等地作烹饪报告。他侃侃而谈,旁征博引,边讲边做,深受学员欢迎与爱戴。     王立喜技术全面,尤其擅长传统菜。他受师傅真传,触类旁通,菜谱了然于胸,他的代表作品有:芙蓉鱼片、醋溜鳜鱼、芙蓉海底松、汤爆双脆、双皮刀鱼、松子鸭方、烤方、将军过桥等。     王立喜除创制了一些创新菜外,还对扬州一些重要宴席的设计、制作作出了贡献。2001年秋,第六次华商大会代表来扬,市政府要求设计代表淮扬风味的宴席。几次讨论时,王立喜对菜目、制法、原料等提出了中肯意见。他对制作程序略作调整,解决了几千人就餐时扬州炒饭质量问题。他还为五家制作单位示范炒扬州炒饭。手把手地教他们。华商来扬时,他被聘任为技术总监。2002年,我市推出春晖宴、夏沁宴,他对原料、菜式等提出了好几条修改意见,均被采纳。     数十年来,王立喜在执厨、执教的同时,热心带徒,培养了一批烹饪名师。     1998年被全国党校扬州烹饪培训中心专聘为客座教授,1999年-2002年分别被一食集团淮扬菜点工艺研究所、富春饮服公司扬州淮扬菜研究所等聘为高级顾问。

徐永珍(1944~   )女,中国烹饪大师,淮扬菜烹饪大师,高级技师,中国烹饪协会原副会长,省、市烹饪协会副会长,扬州富春茶社原总经理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富春茶点制作技艺国家级传承人。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,曾获江苏省优秀女企业家、全国技术能手、全国三八红旗手、全国劳动模范等称号。    “不进富春门,等于未到过扬州城”。富春是扬州的百年老店,是历史文化名城扬州的一个引人入胜的“窗口”,是淮扬菜点的正宗代表,也是扬州人及中外游客佳宾的一块福地洞天。     而富春的原领头人,就是被誉为“点心王国女状元”的中国烹饪大师徐永珍。     徐永珍与富春一样也闻名中外,誉传遐迩。      她15岁即从师学艺,专攻美点制作。磨刀,剁馅,擀皮子,捏包子,“身不离案板,手不离面杆”。长年累月遥艰苦磨砺,加上心灵手巧,她逐渐熟练地掌握了擀、捏、斩、剁、蒸等面点基本功。“熟”能生巧。60年代初,在扬州地区青工技术比赛中,徐永珍以2分钟擀出72张饺皮的惊人速度,夺得第一名。扬州市团委、扬州市总工会为她颁发了荣誉证书。“巧姑娘”的美名霎时传遍了大街小巷。      1984年,江苏省首届美食杯烹饪大赛在南京隆重举行。“巧姑娘”徐永珍凭着久经磨练的坚实功底、日积月累的娴熟技艺,又一次充满信心地登上了赛台。果然,以“玉果粉点”、“双麻酥饼”、“野鸭菜包”等面点制作技压群芳,一举夺得最佳点心师的桂冠,成为江苏省第一位“点心女状元”。     后来,在1988年和1993年的全国第二届、第三届烹饪大赛,徐永珍又个人独得3枚奖牌,并奋力夺得了团体金牌。 在美食海洋中,徐永珍劈波斩浪,飞桨扬帆,走出了扬州,走出了江苏,走向了全国。她一步一个脚印,她要向世界进击。她刻苦磨练,刻苦钻研,面点技艺也愈发完美高超,几近炉火纯青。她娴熟地掌握水调面、油酥面的传统工艺,集三百余种淮扬名点的操作技艺于一身,2分钟擀饺皮91张,3分钟能捏30只包子。其高超的技巧,快捷的速度,实在令人折服。     在继承与发扬传统技艺的基础上,徐永珍还十分注重创新。她说,创新,才是烹饪发展的生命。包子,以前只有几个品种,而今,已有白玉包、海参包、野鸭菜包、萝卜丝包、干菜包、生菜包、雪菜包、荠菜包等新品种多达三十余种,而且不断推出,不断创新。至于肉蒸饺这些单一品种,也相继推出了麻辣鸡饺、鲜贝饺、蟹黄鱼翅饺等十余种。她还创制了“玉果粉点”“月宫玉兔”、“三鲜雪梨”、“鸳鸯枣泥”等数十个点心新品,多次在全国大赛中获奖。     对于调味品,徐永珍也在不断改进,不断创新。包子馅心的口味、色彩十分重要,制作包子常常使用的油、盐、酱、醋、味精,如何调配恰当,如何新美可口,对此徐永珍从不放过丝毫。例如酱油,加点海鲜酱、麻辣鲜味素、香料、蚝油等,口感则更佳,色泽则更实。另外,馅心也随着季节变化而变化。“春有荠菜鲜,夏有干菜爽,秋有河蟹黄,冬有野鸭香”。她的点心,被誉为“天厨妙味,味美留连”。     看徐永珍的操作技艺表演,宛若在读一首美妙的诗,听一曲迷人的歌,观赏一幅神奇的画,进入一个童话般的境界。松散的皮粉,在她灵活巧妙的双手之下,顷刻间仿佛施了魔法,纷纷变成了有嘴有腰,有棱有角,造型各异的“小生灵”那端上桌的散发着诱人香味的美点实在让人不忍下箸。难怪有人慨叹:“到扬州不吃徐永珍的包子,实在是一种遗憾!”     三丁包、翡翠烧卖、千层油糕、麻辣蒸饺等等,都荣获国家金奖。“此点只应天上有,人间哪得几回尝?”这是日本料理界人士的赞美。全国的报刊杂志、电台电视台,多次报道徐永珍和富春。应中国食品报和中央电视台之邀,徐永珍还专程赴京开了点心制作的电视讲座,受到广大群众、同行和巴金等名人的广泛赞誉。     从学徒工到国家特一级点心师,从“巧姑娘”到“女状元”并成为名扬海内外的扬州百年老店富春的总经理,干炼聪慧、诚笃热心的徐永珍无限热爱祖国的烹饪事业。她爱岗、敬业、奉献。她的目光,紧盯住国际烹饪大舞台;她的脚步,坚实地迈向国际烹饪大舞台。她要为祖国争光。     1997年,徐永珍继在东瀛表演之后,又作为江苏省唯一的代表、全国女点心师唯一的代表,随中国技能工人访法观摩表演团去了法兰西。她超人的美点技艺,震惊了欧洲大地。     时间是6月17日下午,地点在法国巴黎市中心的日月星酒家,徐永珍镇定自若地表演中式面点的制作。只见她巧手翻动,笑脸如花,制作的“千层油糕”、“小鸡归巢”、“双麻酥饼”、“月宫玉兔”等十余种面点,不仅造型逼真,而且香味绕梁。令人叹为观止。巴黎政界、企业界、法律界、金融界,还有烹饪界等各界来宾三百多人,络绎不绝地步入展厅,争相与徐永珍握手、拥抱。一台台摄像机在不停地转动,一架架相机的镁光灯在接连地闪烁,数十家新闻单位的记者争相采访……巴黎日月星大酒家一下子热浪翻腾,几乎要将屋顶掀翻。     中国的美食,实在让人大开眼界。     你看那“小鸡归巢”,用干面烤出一只只活灵活现的小鸡;用面条编成篓子;用饼干搭成架子;用青菜模拟成草状;再配以鸡丝、葱丝、竹笋丝等,构成了一幅栩栩如生的小鸡归巢图。加上那香喷喷的味儿、亮鲜鲜的色彩,岂不让人馋涎欲滴。表演过后,品尝开始。展厅内更加沸腾。来宾们都放下了绅士的架子,你拥我挤,争先恐后地把美点争抢一空。一位抢到最后一只小鸡的女士,像搭上了开往仙境的最后一班车,兴奋地说:“我是属鸡的。今天能尝上徐大师做的‘鸡’真是太荣幸!”而迟来一步的巴黎最大一家餐馆的厨师长,则懊恼地找到徐永珍,恳切地说:“我今天是特地想来品尝一下您的点心的,可惜迟了,太遗憾了。”说着,他诚挚地再三邀请徐永珍能抽空去他们餐馆表演,让他及全餐馆的员工都能一饱眼福、口福。巴黎市副市长泰埋吉在品尝了徐永珍制作的中式美点后,赞不绝口,不停地向徐永珍竖起大拇指:“徐永珍女士,你真了不起,了不起!”     在巴黎表演,不仅受到法国政府的礼遇,还受到了法兰西人民的热情欢迎。法国人民奔走相告,欧洲大地热风劲吹。徐永珍,又一次在国际烹饪大舞台上,留下了坚实光彩的足迹,为祖国为人民争得了荣耀。     她领导的百年老店富春,也成了国家特级酒家,并在日本等地开设了分店。企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步步上升,年利润从几十万元增加到二百余万元,在全省同行中名列前茅,连续十年被命名为省、市文明单位,成为全国商业系统和全市的明星企业。     对于这一切,徐永珍只有一句话:“在中国与世界的烹饪事业中再作贡献。”

中国十佳烹饪明星之一,淮扬菜烹饪大师,高级技师。扬州市烹饪协会常务理事,国家一级烹饪评委,中国烹饪国际评委,中国十大名厨,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扬州三把刀·烹饪技艺省级传承人。 其职业生涯所获285件奖牌、证书、书籍被扬州市档案馆收藏。        1959年,薛泉生开始涉足于烹饪事业,成了烹饪泰斗丁万谷先生的得意门生。      1962年,入冶春园高级饭馆和富春茶社操练技艺。     1972年,入扬州百年老店菜根香饭店。     1973年,为江苏商校烹饪专业讲师。     1981年,赴香港表演“大江南北宴”受到好评。     1989年,又赴香港表演“乾隆宴”,再一次引发香港数十家媒体争相报导,当时创作的“乾隆大鲍翅”、“翠珠鱼花”、“虹桥修禊”、“蟹粉狮子头”、“御果园”等,使参加活动的社会各界特别是文化界、艺术界人士耳目一新。      1984年,受中央电视台和中国食品报社邀请,讲解烹饪教学,在亿万观众面前亮相。      1988年,在江苏省烹饪比赛中获冠军金杯。在第二届全国烹饪大赛中连获两金、两银、一特别奖、荣获全能奖,又步入全国烹饪赛十佳明星行列,被晋升为特一级烹调师,任江苏扬州商业技工学校副校长,兼绿扬村酒楼总经理。     1990年,任中国商业部主办的“鲁、川、淮扬、粤”四大菜系之一的淮扬菜系电视烹饪教学片技术总顾问。      1993年,江苏科技出版社出版了《薛泉生烹饪精品》画册,创作的作品成为许多厨师模仿的范例菜式,先后设计过“红楼宴”、“乾隆宴”、“古筝宴”、“三头宴及新三头宴”、“满汉全席”等多款宴席,是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、黑龙江商学院、四川烹饪专科学院兼职教授。培养的学员遍布全国,可谓桃李满天下。     2000年,被评为全国十佳烹饪大师。     2002年,赴日本、新加坡表演“乾隆宴”,得到很高评价,并被同行业争相邀请。同年,被评为中国烹饪国际评委,先后赴新加坡、马来西亚等地评判赛事。     2004年,应邀赴日本表演中国淮扬菜,同年又应新加坡政府之邀,担任新加坡2004年美食节“狮城天厨宴”和“红楼宴”的顾问及中方领队。 担任《满汉全席》技术指导。      2004年应邀参加四川成都国际烹饪高层论坛,薛泉生同志被聘为淮扬菜掌门人出席会议,并代表发言。      2005年又出版了《中国烹饪大师作品精粹一薛泉生专辑》。      2006年受澳门旅游学院之邀,薛泉生同志赴澳讲授淮扬菜,受到师生好评。  

张玉琪出生于1939年,中国烹饪大师,淮扬菜烹饪大师,高级技师,扬州市烹饪协会常务理事,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扬州炒饭制作技艺市级传承人。扬州当代四大名厨之一。他热爱烹饪事业,在全市乃至全省、全国有一定的威望、影响,在淮扬菜系中有良好的口碑,深受厨界尊重。      张玉琪16岁时进扬州饭店学徒,由于勤奋好学、踏实肯干,受到领导、师傅的好评。1958年,他拜淮扬烹饪泰斗丁万谷为师。技艺渐进。后来,他又经名师翟学宝、王荫昌指点,掌握了炉、案、碟技术。1962年,他被派往苏州烹校学习,得到苏州名厨张祖根真传。他是淮扬菜传人之一,精通淮扬菜系,尤擅长炖焖。他还涉猎鲁、川等菜系,兼通其制作技艺。     他曾任冶春园、富春茶社、文园饭店、扬州大酒店等厨师长,具有丰富的厨房管理经验。70年代,他和王镇等编写了烹饪初级教材。2000年,他担任《中国淮扬菜·新潮菜分册》副主编。      1993年,他作为扬州市烹饪代表队成员参加全国三届烹饪大赛。他制作的“蟹粉狮子头”等受到评委极高评价。扬州队荣获团体金牌。张玉琪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,创作了金鱼鸽蛋、梅岭菜、麒麟鳜鱼等菜肴。他擅长的甲里藏珍、菊花鱼、梅岭菜心、金鱼鸽蛋、三鲜脱骨鱼、荷包鲫鱼等特色菜肴,收入《中国淮扬菜》大型彩色画册。      他在任富春茶社厨师长期间,在保持传统风味的同时,积极创新,为以后该店创国家特级酒家作出了贡献。      张玉琪参与了满汉全席、秋瑞宴、春晖宴等研制,为发展淮扬菜作出了贡献。      张玉琪热心烹饪教育。1964年,他就担任扬州市烹饪学校兼职教师。1983年,江苏商专中国烹饪专业聘请他任讲师团成员。他还先后被聘为省一级烹调师培训班兼职教师、省烹饪技术培训中心讲学、省饮服高级技术职称评委会辅导班兼职教师、扬州商技校特级厨师、省工考办“中式烹调高级工”考评员、扬大旅游烹饪学院兼职教授、富春茶社高级技术顾问等。2002年,扬州市政府授予他“淮扬菜烹饪大师”称号。      他积极带徒传艺,提携后辈。他的一些徒弟成为有影响的烹调人才。       1983年,他在扬州烹饪诗画会上制作了圆鱼冬瓜,受到嘉宾赞赏。他还赴四川、湖南、福建、广东、山东、海南等地为美食活动献艺,受到好评。1995年,他赴意大利、香港等地献艺,载誉而归。

扬州是历史繁华的城市之一,又是四大菜系之一淮扬菜系的发源地。康熙、乾隆皇帝的南巡不仅留下了遗迹、诗文,更将淮扬菜水平带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,成为美食的一座高峰,堪称人间至味。 淮扬菜选料严谨,制作精细,注重本味,讲究火工,清鲜平和,浓纯兼备,咸甜适中,南北皆宜。(2003年4月江苏省美食精品展主展台关于扬州的评价)
栏目关于我们 扬州美食 走向世界
扬州市烹饪餐饮行业协会   扬州市烹饪餐饮行业协会是是社会团体法人。1984年12月,创建扬州市烹饪学会,后更名为“扬州市烹饪协会”。2019年更名为“扬州市烹饪餐饮行业协会”。会址在扬州广陵路328号。  协会拥有团体会员80个、个人会员300多人,编写出版多本饮食文化研究书籍,主持制订《淮扬菜通用规范》《公筷服务规范》等标准。2017年荣获中国烹饪协会颁发的“中国餐饮30年卓越社团奖”。该协会还积极参与公益活动,大力倡导餐饮消费“光盘行动”。通过组织参观学习、培训、讲座、比赛等活动,提高了厨师厨艺、厨德,提高了队伍整体素质。  2013年,受******************江苏省委宣传部书面委托,协会牵头编辑的《淮扬菜》列为《符号江苏》口袋本首辑首册。  2012年,国家粮食局组织实施 “全国部分城镇及乡村粮油消费环节损失浪费情况调查”。协会做了大量耐心细致的工作。2013年4月19日,国家粮食局专程致函协会,表示衷心感谢。协会坚持创新思路、创新活动,贴近企业,贴近实际,敏感性强,号召力大,善于用高视角、大手笔策划十多项具有前瞻性和开拓性的中国餐饮业首个第一。扬州烹协编辑的《中国淮扬菜》获1999-2000年度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。《吃在扬州——百家扬州饮食文选》获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。  2015年、2020年,协会被市民政局评定为AAAA级社会组织。  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扬州市烹饪餐饮行业协会 五届理事会会长、副会长、副会长单位、秘书长、 常务理事、理事、监事会主席、监事名单 2020.12、21 会  长:   倪锡宏 执行会长:徐颖宏 常务副会长:邱杨毅、苏爱国、徐  伟、陈  军、王学全、王恒余、常 璐。 副会长:    王立志、王慧勤、李  娟、李林财、李洪祥、许 敏、吴春香、            陆宗胜、陈 平、陈继南、郑文军、孟祥忍、郭士明、高洪树、 韩  勇、许世强、徐  权 副会长单位:丁荣辉、于  健、 王  成、 王荣勇、王富清、孙明权、             成  杰、刘  勇、刘慧捷、李晓红、李福盛、朱开祥、             朱佩年、任建新、杨  军、陈  华、陈建军、吴松德、             吴旭光、张桂新、张爱民、张寿亭、单 云、赵  华、              赵  标、赵宝祥、徐国来、徐惠荣、倪  晁、曹  华、             蒋静星、韩春华、傅春根、管红钰、虞美蓉、阚传玲、             鞠建距、魏龙海、戴锦平 秘书长:    邱杨毅 监事会主席:周建强。 监事:      刘  军、朱志宽。 名誉会长:  唐修元、周晓燕 顾 问:          王  镇、王立喜、王荫曾、马健鹰、邱庞同、陈春松、陈恩德、周 彤、 居长龙、张玉琪、郑连安、施志棠、骆修平、徐永珍、黄万祺、  潘镇平、薛泉生 常务理事(81人 按姓氏笔划排列) 丁荣辉、王 成、王月琴、王立志、王学全、王恒余、王爱红、王富清、 王慧勤、方志荣、吉鉴宏、成  杰、朱大林、朱开祥、朱佩年、任建新、 刘  勇、刘  军、刘  鋒、刘顺保、汤  枫、许  敏、许世强、孙明权、李  娟、李  增、李可素、李林财、李学秋、李洪祥、李晓红、李福盛、 杨  军、吴旭光、吴春香、吴松德、邱杨毅、张  皓、张平忠、张桂新、 张寿亭、张爱民、张晓峰、张福香、陆宗胜、肖德军、陈  平、陈  华、 陈  军、陈世康、陈继南、陈建军、茆法勇、孟祥忍、赵开礼、 赵宝祥、倪  晁、倪锡宏、徐  华、徐  明、徐颖宏、徐惠荣、高洪树、 郭士明、郭宝华、凌月明、陶晓东、黄南章、曹 华、常  璐、蒋静星、 韩  勇、韩春华、程发银、傅春根、管红钰、虞美蓉、戴 军、戴锦平、 魏龙海 理事(143人 按姓氏笔划排列) 丁荣辉、王 成、王玉锦、王月琴、王立志、王学全、王荣勇、王洪波、 王恒余、王爱红、王富清、王慧勤、方志荣、孔凡珉、邓 晨、叶千金、 史晓华、卢 勇、吉鉴宏、成  杰、朱开祥、朱志宽、朱宏河、朱新国、 朱佩年、任建新、刘  勇、刘  军、刘  鋒、刘才兵、刘才松、刘广宇、 刘顺保、刘惠捷、许  晖、许  敏、许贤俊、孙明权、孙 健、李  力、 李广建、李  娟、李  增、李林财、李洪祥、李晓红、李家龙、李福盛、 杨  军、杨  毅、杨宝岭、杨建兵、杨耀茗、吴旭光、吴春香、吴松德、 吴国永、邱杨毅、余  华、步怀俊、张  皓、张文军、张平忠、张如会、 张灿松、张洪扬、张桂新、张寿亭、张爱民、张晓峰、张福香、陆宗胜、 陆和林、肖德军、陈  平、陈  华、陈  军、陈  莉、陈  燕、陈万庆、 陈华香、陈必成、陈世康、陈继南、陈建军、肖庆和、范正江、范 华、 茅爱海、茆法勇、郑文军、单  云、孟祥忍、查水余、赵  天、赵  标、 赵  明、赵  斌、赵开礼、赵宝祥、姜传宏、胡华银、柏宝松、柏翔飞、 姚贵宝、夏朝兵、夏  星、倪  军、倪  晁、倪秋香、倪锡宏、徐 华、 徐  明、徐  伟、徐颖宏、徐惠荣、高洪树、郭士明、郭长彬、郭宝华、 郭家富、凌月明、陶晓东、曹  华、常  璐、常开荣、屠明娟、蒋静星、 韩  勇、韩春华、程发银、靳  林、傅春根、管红钰、阚传玲、虞美蓉、 蔡汉东、潘学怀、戴 军、戴  珩、戴锦平、鞠建矩、魏龙海
2,001

成立于2001年

30,000

厂房面积

48,000

占地面积

1,200

科技研发大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