扬州市烹饪餐饮行业协会
Yangzhou Cuisine and Catering Industry Association
Yangzhou Cuisine and Catering Industry Association
咨询热线 :
15952798730 / 0514-87232602酒令是饮宴时的一种娱乐形式,是独特的文化现象。酒令,是酒席上的一种助兴游戏,一般是指席间推举一人为令官,余者听令轮流说诗词、联语或其他游戏,违令者或负者罚饮,所以又称“行令饮酒”。
五代王定保《唐摭言·卷十三》载:“张祜客淮南,幕中赴宴,杜紫薇(杜牧)为支使,南座有属意之处,索骰子赌酒,牧微吟曰:‘骰子逡巡裹手拈,无因得见玉纤纤’。祜应声答曰:‘但教报导金钗落,仿佛还应露指尖。’”
刘禹锡在扬州水馆春夜与李益、张登、段平路等刻烛击铜钵,对酒联句,大行酒令。(刻烛击钵,始于南齐。“刻烛”规定烛燃一寸,诗成四韵。“击铜钵”要求钵音一止,诗即吟成。铜钵发音清越铿锵,击之余音虽不能绕梁,却也袅袅。在余音未绝之时须完成联句。)“逮夜艾,群公沾醉,纷然就枕”,刘禹锡独醒,题诗:“寂寂独看金烬落,纷纷只见玉山颓。自羞不是高阳侣,一夜星星骑马回”。并于诗前写一段长序,挥毫涂于段的枕上。
司马光《资治通鉴·唐纪六十三》载:会昌四年,“上(武宗李炎)闻扬州倡女(注:艺妓)善为酒令,敕淮南监军选十七人献之。监军请节度使杜悰同选,且欲更择良家美女,教而献之。悰不从”;“监军怒,且表其状。上览表默然”;“敕监军勿复选。”《唐语林》卷三亦有类似记载。唐代扬州酒令已臻化境,青楼一批女子善制令、行令、掌令,美名竟传至九重宫阙。皇帝老儿居然还要征召一批入宫助兴。
北宋扬州太守欧阳修平山传荷飞觞。传荷也是一种酒令。后欧公调守颍州,作《答通判吕太博》:“千顷芙蕖(荷花)盖水平,扬州太守旧多情。画盆围处花光合,红袖传来酒令行。”末句加小注:“又尝命坐客传花,人摘一叶,叶尽处饮,以为酒令”,追忆平山传荷。
明清,扬州出了两位酒令大家。一是明代诗人黄周星,与诗友在平山堂下建“木兰亭社”,诗酒唱和,并创灯谜酒令以佐觞政。二是康乾时撰百科全书式文集《传家宝》的养生学家石成金,撰《快乐酒令》,与《快乐铭》《快乐印》《快乐真机》等一起构成快乐大全。
扬州盐商饮宴也常行酒令。一次,某盐商宴客于平山堂,以“飞、红”为酒令,某盐商吟道:“柳絮飞来片片红”。一片哗然,讥其杜撰。座间金农为其补上前三句:“廿四桥边廿四风,凭栏犹忆旧江东。夕阳返照桃花渡,柳絮飞来片片红。”金农才思敏捷,举座叹服。
卢见曾任两淮盐运使时,创制 “扬州牙牌二十四景”酒令,请静慧寺僧人文山将二十四景(乾隆时扬州北郊白塔晴云、春台明月、四桥烟雨、蜀冈晚照、西园曲水等二十四景区)的名称和图画刻在象牙牌上,又自行设计出行令的方法、要求。宴集时,将二十四景牙牌放在方盘中,依次摸牌,以所摸之景作诗或吟诵古人相近诗句,不能及时吟出者罚酒一杯。此行酒令传遍江南。
金天羽《扬州怀古》:“渔洋早年作司理,冶春禊事红桥修,鹾贾熏陶爱文士,挥金如土招枚邹。卢曾好事继都转,诗丐画怪争来投。猩唇熊白赚一啜,名材异石窃雕锼。四桥烟雨八大刹,二十四景牙牌抽”,记载了卢见曾的新酒令。
乾隆九年四月,扬州盐商马曰琯、马曰璐邀集邗江吟社诗人厉鹗、王藻、陈章、陆钟辉、张四科等雅集小玲珑山馆,以鲥鱼为题联句。全诗长达48句,从捕鱼、习性、口味、沿革、制法等吟至轶事、典故,蔚为大观。
林苏门《邗江三百吟》“牙酒令筹”诗:“满座左旋右亦抽,筠筒排出象牙头,逼真酒令如军令,借箸终难算一筹”。乾嘉时,扬州聚饮往往将象牙酒筹贮于笔筒中,酒筹上刻诗句或古语,下注何人吃酒、何人相陪等语。